【必应】“偷感”很重的年轻人,到底在“偷”什么?

2024年过半,偷感近日,年轻有媒体发布了半年热词。偷感这些流行语刻录着人们的年轻生活印记和年轻人的精神状态。透过这些关键词,偷感我们拆解年轻人的年轻必应“玩梗”,也观察他们的偷感生活状态。

“上班总觉得自己偷感很重怎么办”“大学生偷感行为大赏”……伴随着背着布袋、年轻带着绿色头套、偷感弯着腰的年轻“偷感人”表情包,“偷感”一词正在社交平台风靡,偷感成为今夏的年轻新晋网络热词。

然而,偷感“偷感”和偷窃行为不同,年轻大多表现为在某些场合感到拘谨、偷感畏缩或扭捏。不少年轻人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知网“偷感”:在景点拍照时缩头缩脑;不敢告诉别人在考研,偷偷学习;“在办公室说话声音比蚊子还小,感觉在当小偷”……

“偷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偷感表情包。 图源网络

“只想当公司的透明人”

在江苏一家外贸公上班的“00后”颜玥觉得,自己在领导面前的“偷感”挺重的。有时候工作量比较少“无所事事”,颜玥就会在工位上摸鱼,但怕被领导发现,她会采取“避开目光、非必要不对视、领导经过的时候偷偷遮住自己的手机、最小化微信窗口”等偷偷摸摸的措施。

颜玥理解的“偷感”是一种心虚的表现。在单位,是“因为不想让领导注意我,只想当公司的优酷透明人”。在穿着睡衣出门扔垃圾的时候,她也会有“偷感”,并且采用“玩手机,快走,速扔,回家”的方式来回避人群,“因为那个场景下没那么自信,会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

在线上聊天的时候,颜玥也喜欢用一些“偷感”十足的表情包,“来缓解尴尬的场景。”

23岁的自由职业者杨清对于“偷感”的理解则有所不同。“我们在明明由自己获得的处境里,感到怪异、感到不配、感到无所适从,‘偷感’重”——她在社交平台上说道。“比方说在上课的时候,可能觉得其他同学都很厉害,而他是一个混进去的人,或者说在工作场景中,其他人都是精英,而他像个小孩。一些人通过努力和奋斗进入一个场所,但他们依然会觉得是不配得的,自己不属于这里。”

离职前,有时难以融入的工作环境也会让杨清觉得会有“偷感”。

“可能同事们领导们在讨论一个方案,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我会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杨清提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个人主义、更难以获得成就感,但他们也无法做到去改变周围的环境,这可能会导致认知失调,在这样的矛盾下,“偷感”成了一种自洽的方式,像是年轻人的一种反抗。“在‘偷感’形成的新话语空间中,有更多的主体和主体的意识,其实也可以帮助调试自己的状态,然后让自己能够活得更经得起推敲一点。”

微博截图

“偷感”是一种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偷感”为何会在当下的年轻群体中流行?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杨江华认为,是因为它准确捕捉到年轻人在社交、工作和生活当中的一种共同感受。据他观察,年轻人的“偷感”可能来源于多种因素,包括对个人形象和成就的过度关注、害怕失败或被评判、对隐私的重视,以及如何在社交媒体上掩饰自己的焦虑情绪。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寓凡则认为,“偷感”是青年群体面对不确定性时,寻求的一种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就是害怕失败给自己带来的创伤,就给自己心里先铸建了一个防御高墙,如果失败了他们也不会非常痛苦。”

此外,杨江华称,“偷感”一词的快速传播与广泛流行也反映出网络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某些典型特征。“例如,社交媒体普及所引起的信息高度透明、社会竞争加剧导致的对个人成就过度关注,都会加剧年轻人在社交互动中的不安和焦虑。”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李钧鹏指出,当下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内卷化,“有一部分人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在努力,他觉得一旦别人知道了他的努力,别人也一样努力的话,他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东西都面临着不确定性因素。此外,还有社会原子化带来的影响,我国一些传统社会制度解构后,人们越来越自由、开放、个性,而人们也越来越难从亲密关系中获得支持,所以会说‘偷感’。”王寓凡表示。

“偷感”很重的动物。 图源网络

对于“偷感”,我们需要多一些理解

“偷感”成了互联网热梗,不仅人有“偷感”,不少动物看起来很局促的图片也被评价为“偷感很重”,让网友们代入了自己:感觉“它的精神状态和我差不多”。

李钧鹏认为,其实过去就有类似的现象,只是没有“偷感”一词。“一些沉重、复杂的现象,用一个流行词,有意无意、轻描淡写地表现出来了。”李钧鹏说,“轻松的词背后会掩盖我们对一些沉重议题的关注。”

在杨江华看来,“偷感”一词既具幽默色彩,又有自嘲意涵,反映出年轻人内心深处对于“被理解”的渴望,同时也传递出年轻人对于隐私、个人空间和社交压力的真实态度与应对方式。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与变革的大背景下,应当充分尊重年轻人所展现的“偷感”现象,每个人的社交需求和舒适区都是个性化的,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年轻人选择在熟悉、安全和接纳的环境中表达自己,不仅要给予理解,更应予以鼓励和支持。

王寓凡也指出,“偷感”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的表达,但要防止这个词的污名化与标签化。“如果大家都偷偷地去做一些事情,都不善于表达自己合理的诉求,如果有关方面无法真正地了解到青年群体的需求,制定政策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王寓凡坦言,“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要防止它异化。”